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一份心理产品体验报告
admin2024-02-05【中国历史故事】人已围观
简介APP版本:4.5 系统版本:IOS10.3.2 型号:iPhone 7 体验时间:2017年5月18日 一、产品概述 One Psychology是国内较早专注于制作、传播心理内容、提供心理服务的平台。 易信APP首个版本于2015年
APP版本:4.5
系统版本:IOS10.3.2
型号:iPhone 7
体验时间:2017年5月18日
一、产品概述
One Psychology是国内较早专注于制作、传播心理内容、提供心理服务的平台。 易信APP首个版本于2015年5月22日发布,至今已更新至13个版本。 最新版本为2017年5月11日更新的V4.5。在苹果应用市场中,易信APP在“健康健身”类别中排名第151位,在常见心理学APP中排名第一。 得益于易心易长期深耕互联网心理学领域积累的庞大用户基础,以及众多机构、学校、心理学专业人士的进驻。 One Psychology为用户带来的优势是其他新兴心理学产品无法比拟的。
One Psychology 在 AppStore 中的排名
2、产品体验
2.1 战略层: 2.1.1 产品定位
一心理APP是一款集成了一心理心理FM、袖珍心理测试、一心理学院等产品的APP。 集科普、媒体、服务功能于一体。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用户的心理内容。 并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2.1.2 用户定位
易信作为平台化产品,必须连接平台两端不同角色的两类用户。
一类用户是需要心理帮助的大众用户。 虽然对于这类用户还没有非常精准的定位,但根据平台目前的内容,可以推测,宜信目前的用户应该以刚刚进入职场,或者刚刚确立婚姻的年轻人为主。和家人,生活还不稳定。 因为这群人正处于从学生到职场成年人,或者新手父母的转变和适应过程中。 这个过程很容易出现性格适应不良、焦虑困惑、压力过大等问题。 更需要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问题。
另一类用户是心理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科普作者、高效心理社团、心理咨询机构等。
2.1.3 内容定位
宜信APP中的内容侧重于“轻心理学”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科学性。 同时,增加了时事热点、案例分析、知识应用等元素,使内容更加大众化、大众化,更容易被大众用户接受。 接受。
内容大致涵盖了普通心理学的所有话题(认知、情感、自我等)和社会心理学的部分话题(人际关系、爱情、职场等)。 主题复杂、丰富、全面。
2.2 范围层
从功能上看,宜信APP目前包含咨询平台、音频、文章、测试、课程、问答社区6大功能模块。 是现有心理学APP中功能最强大、最全面的。 咨询平台的功能是易心理推荐模块。
2.2.1 咨询平台
易信APP的咨询功能共有三个入口。 首页中间有“预约专家”和“即时交谈”两个独立按钮,APP底部Tab导航栏中有“咨询”按钮。 交谈和咨询的区别在于,交谈是用户通过电话向顾问倾诉自己的烦恼,宣泄情绪。 咨询师更多的是倾听和接受。 咨询内容浅,费用相对较低。 咨询正规化、系统化,双向互动,心理咨询有专业咨询技术介入。 分为语音、视频和面对面三种形式。 价格各不相同,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咨询服务的费用比即时咨询的费用要高,一般在200元/小时以上。 倾诉服务的预期目的是宣泄即时情绪、释放心理能量,而心理咨询则侧重于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心理成长。 两者定位的不同导致收费上的差异。
“话题咨询”是易心理咨询模块中独有的功能。 话题都是咨询师发布的常见心理困惑话题,目的是吸引有相应问题的用户来找他们咨询。 与一般咨询平台顾问只能被动等待用户找到自己进行咨询相比,这一功能无疑给了顾问更多“主动出击”的机会,是一种更有创意的做法。
用户通过首页中间的按钮进入“专家预约”和“即时咨询”后,点击返回不会按原路径跳回首页,而是停留在咨询模块。 这条路的设计也非常巧妙。 体现了一种将用户留在咨询模块,引导用户转化为预约咨询,达到变现目的的心理努力。 这体现了产品设计的明确目的。
一个心理咨询模块
2.2.2 音频(Psych FM)
心理FM是宜信网的第一款产品。 由于有自己独立的APP,易信APP的首页中间只有一个入口,与其他模块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很容易被忽视。 所有程序在音频模块中分为8个类别(8个按钮)。 其中,前6类的分类标准均为音频主题,后2类为科普知识和课程讲座。
心理调频模块1个
模块中的8个按钮是宜信APP中过滤音频的唯一方式,不像独立的“心理FM”APP有场景、情绪、主播等多个过滤维度。易信APP被缩减为只剩下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体现了战略重心的转移。
音频内容的制作方式基本都是“用户UGC-平台评论”的方式,大大增加了节目数量,提高了网站内容更新的频率。 但这样带来的缺点是流量过于分散,每个节目无法吸引太多用户收听。 从内容质量上来说,大部分都是美国文章、鸡汤文章,或者是一心理平台主播写的一些文章。 这些节目缺乏原创性或与平台上的其他内容重复。
用户退出播放器页面后,音频可以在后台继续播放。 这符合一般音频应用的做法。
2.2.3 测试
APP内只有一个测试入口,即首页中间的“测试”按钮。 与音频模块类似,测试模块也通过8个按钮将所有测试分为8类。 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八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多个类别中找到相同的测试。 这种做法可能是因为很多测试(尤其是趣味测试)的定位和分类比较模糊,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测试模块包括付费测试和免费测试两类。 付费测试都是专业的心理量表。 用户回答后,将生成专业的评估报告。 一般情况下,测试不能重复,并且有一定的心理测量规定。 免费测试都是有趣的测试,娱乐性大于评估性,一般不用于专业指导。
用户完成一次测试至少需要三个步骤:点击目标测试进入测试→点击封面开始测试进入题目页面→点击查看结果进入结果页面。 该路径与大多数心理学APP中测试功能路径的设计类似。 还存在页面层次过多、封面页浪费的问题。 完全可以将封面页和答案页整合到一个页面中,减少层次结构,减少用户流失。
做测试时,题间跳转不灵敏,有一定延迟,稍微影响用户体验。 测试结束后,没有相关建议,但有评论功能,用户可以写下对测试的想法。
2.2.4 课程
课程是易心理学APP继咨询、付费咨询之后的第三个变现渠道。 从内容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成长课程”和“培训课程”两类。 成长课程是指通过科普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帮助人们更好地调整心态、过上幸福生活的课程; 培训课程主要是指辅导员考试相关的培训。
从是否付费来看,分为免费课程和付费课程两类。 从课程形式来看,有直播和录播微课两大类。 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课程模块的入口位于APP首页中间的图标处。 很容易被忽视。 宜信如果想增加这个模块的曝光度,就需要在入口和用户接触方面做出一些改进。 模块内的课程一般以大图+标题的形式呈现。 页面整体色彩杂乱花哨,不够简洁。 风格也与APP中课程模块之外的其他部分不一致。
One Psychology平台聚集了一大批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普及者等,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制作心理学课程。 这是其他后来发展的心理学产品无法比拟的。 如果能够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这部分有望带来更大的收益。
2.3 结构层
一张心理产品结构图
从结构图来看,易信APP的功能虽然复杂,但结构清晰。 用户最多只需三步即可访问任意功能或内容。 各模块内部的排列方式为“Banner+icon+list”的结构。 结构清晰统一,用户可以通过一种操作习惯流畅地操作整个APP。 这就是易信App比较成功的地方。
2.4 框架层
宜信APP主要使用三种导航方式,分别是选项卡导航、磁贴导航和抽屉式导航。 整体采用底部标签导航方式,符合APP的常见做法。 底部有四个选项卡,数量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会给用户造成过大的认知负担。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