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神话故事 > 神话故事
乌鸦喝水是一部从清代流传至今的神奇文字
admin2024-03-03【中国历史故事】人已围观
简介文字| 陈庆梅 你可以想象? 学习一部中文文本至少七八代人是什么感觉? 你的祖辈学会了,你的祖辈学会了,你的祖辈学会了,你的曾祖学会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父亲学会了,我们的
文字| 陈庆梅
你可以想象? 学习一部中文文本至少七八代人是什么感觉? 你的祖辈学会了,你的祖辈学会了,你的祖辈学会了,你的曾祖学会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父亲学会了,我们的祖父学会了,我们的曾祖父学会了,而我们的曾曾祖父也学会了……什么? 什么样的中文文本有如此大的魔力? 这不是一部论语,也不是一个成语,而是根据西方寓言《乌鸦喝水》改编的文本。
这本教科书应该是民国版本的,网上传闻大多是清朝的教科书。
《乌鸦喝水》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 这是小学课文中的经典章节。 目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
故事很简单。 乌鸦口渴了,想找水喝,结果遇到了一个水瓶。 因为水瓶里的水太少了,乌鸦喝不到。 经过很长时间的挣扎,乌鸦发现放入石头后,水瓶里的水就会上升。 于是,乌鸦不断地捡起石头,扔进瓶子里。 最后,乌鸦如愿以偿,喝下了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 只要你的思维不滑坡,解决的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有些人误把乌鸦喝水的故事当作中国传统经典,其实不然。 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化的典型。 虽然文化不同,但故事的原理是相同的,就像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龟兔赛跑,它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伊索寓言。
最近查古书时发现,早在清朝的国文教科书中就有一篇关于“乌鸦喝水”的文章。 这是光绪年间初小学使用的国文课本,即小学国文课本。 第53课是乌鸦喝水的故事,并附有插图。 这段文字叫做《乌鸦》,文字内容短小精悍。
“老乌鸦口渴了,看到花园里有一个水壶,他想喝壶里的水。水有深有浅。乌鸦尽力伸出嘴,但当他拿不到水时,他抬起头想了想,然后飞了起来,捡起一块小石头,扔进锅里,来来回回十余次,石头积了水,乌鸦解了渴。
这本教科书出版于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当时还没有标点符号,阅读起来很困难。
关于乌鸦喝水的故事,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教科书。 我相信在光绪朝之前,乌鸦喝水的故事很可能已经在教科书里了,因为伊索寓言早在明末就已经被传教士写成了。 利玛窦被介绍到中国。 由此可以推断,中国人至少在四百年前就知道了乌鸦喝水的经典故事。
清朝的小学生在读书,民国的小学生还在读书。 笔者还找到了一本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里面也有《乌鸦喝水》的文字。 有图有真相。 这本教科书的出版日期不详,只知道是民国时期。 第54课课文中写道:“有一只乌鸦,非常口渴,当他看到自己喝的水只有瓶子的一半时,他的喙够不着,于是他用一个小瓶子装满了瓶子。石头里装满了水,乌鸦喝了它的水。” 由于本文中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基本可以推断出版日期是在1920年代之前,因为直到1920年才开始在全国正式推行标准化标点符号的使用。
乌鸦喝水也是同样的道理。 与晚清的文本和民国的文本相比,前者基本上是文言文,而后者已经很通俗,是白话文。 有趣的是插图。 清末的插画,水瓶的尺寸比较适中,很符合故事的初衷。 反观民国插画中,水瓶则十分夸张,肚大腰圆。 我想知道乌鸦必须用多少石头才能喝到水。 本已饥饿的乌鸦挣扎了半天,差点渴死。
如今的小学生语文课本中,仍然有乌鸦喝水的课文。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语文课本(2016年版)第十三课就是《乌鸦喝水》一文。 现在的文字与清末民国时期的文字有明显的不同。 不仅字数达到百余,而且风格也更加口语化。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乌鸦看到一个瓶子,里面装着水。然而瓶子里的水不多,而且瓶子的口又小,乌鸦喝不到水。我应该怎么办?
乌鸦看到旁边有很多卵石,想出了一个办法。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逐渐上升,乌鸦喝了水。 ”
这么多“了”,这么口语化真的好吗?
有趣的是,今天的文字有很多版本,有各种插图和不同形状的瓶子。 一位严肃的物理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大多数瓶子里不管放多少石头,乌鸦都喝不到水。 比如民国教科书中插图的大腹瓶。 乌鸦辛苦了很长时间才捡起那么多石头,但最后还是喝不到水。 估计乌鸦会撞到瓶子上而死。
为什么西方寓言能流传这么久? 要知道,从清朝到今天,一两百年来,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清朝没有的东西,民国可能有,今天也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但乌鸦喝水的故事一直被“占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并被中国人一代又一代地学习。 不能说不神奇。 但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插图也误导了几代人,很多人只是将其视为真理,而不去质疑。 我不知道伊索寓言里有没有插图,但我估计当时的外国人似乎没有任何疑问。
乌鸦喝水的故事之所以被纳入小学语文课本一百多年,大概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只与科学有关,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无关。 乌鸦喝水本身就是一个物理原理,只是一个通俗简单的物理知识。 虽然存在常识问题,但还是很适合小学生的,而且故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故事中没有乌鸦是黑是白的争论,也不涉及中西文化的冲突,更没有触及意识形态的红线。 说白了,就是一个无害、随时可以利用的故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