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李隆基唐睿宗第三子位列在位最长皇帝之林
唐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在东都洛阳诞生,他的英明果断与多才多艺使他一路高升。最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并担任了卫尉少卿和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成功铲除韦后集团。作为李唐王朝第七位皇帝,李隆基以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而著称于世。
他的父亲是睿宗李旦第三子,因此人们也称他为李三郎。在先天元年的某个时刻,李旦将帝位传给了他,使得这位新君在长安太极宫登基即位。他随后赐死了太平公主,从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其前期执政期间,唐玄宗展现出了出色的政治能力。他勤勉于政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并扩展唐朝的权力范围。他还重用了一些贤相,如姚崇和宋璟,以励精图治,并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这是一段辉煌无比的时代。
然而,在晚年的统治中,玄宗逐渐疏忽国事,而宠信奸臣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以及过度宠爱杨贵妃,最终导致政策失误和边疆危机加剧。这直接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当太子李亨继承皇位时,他尊玄宗为太上皇。
尽管如此,作为最后一个盛世之主,加上开创百业兴旺、达到顶峰的成就,使得玄宗留下了一份不容置疑的地缘政治遗产。然而,由于沉迷酒色、宠信亲近以及对内政疏忽,最终引发安史之乱,这场灾难成为了从盛到衰转折点的一部分。司马光评价说:“圣人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乐,即便生活简陋,也不会感到羞耻,只是担心过分奢侈会耗费民脂民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待娱乐和技艺上的投入,不仅满足个人欲望,还让人觉得自己超越众人,但实际上却成了盗匪眼中的招牌,是邀请破坏者的行为。而且由于过度依赖宦官,一直压制他们不能超过四品官职,却最终破坏这一旧规矩,让宦官权势膨胀至最高层次。
苏辙则认为,“唐玄宗及宪宗都是中兴之主,他们各自继承前两代混乱之后的情况,当初内部杂乱无章,而外部没有藩镇叛逆威胁。但他们各自都有能力任用贤能的人物,就像贞观之治那样可以再次实现。”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完美,但其实 唐明皇并不擅长做皇帝。在开始阶段做得很好,但到了结束阶段就无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