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燧发枪射程之谜与元朝沉默背后的原因相互对照揭示历史真相
关于明朝燧发枪的具体数据,近期火器爱好者们一直在讨论,这些细节问题下面我们一一解答。首先,我们来看看明朝燧发枪的射程有多远。遗憾的是,没有确切的文献记录显示明朝燧发枪的具体射程,但根据其构造与鸟铳相似,其射程应该相当于现代300步左右,大约200米左右,并且保持了较强的杀伤力。接着,让我们探讨一下明朝燧发枪能在多长时间内连续射击。装弹需要用棒子戳1到2分钟,而晚期版本理论上可达到每分钟5发实际上还是2-3发,训练有素的人可以在一分钟内最多打出两次火炮,最高纪录甚至达到每分钟5次。这意味着虽然它不具备高射速,但仍然采用三段式战术,即所谓“排队枪毙”战术。
最后,我们将深入了解明朝燧发枪工作原理。这款武器结构类似打火药,只是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从而引燃火药。而平均口径大约为13.7毫米,由于当时还没有后装弹式火器,所以对装填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古代装填弹丸时,需将其放入膛口,用木榔头和弹棍推进,这种方法既耗费大量时间,也意味着浪费生命资源。在战场上这种情况尤为严重。但后来,一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武器师创新了一种加快装填速度的手法。他使用浸油脂涂抹过亚麻布或鹿皮片包裹弹丸,然后将其放入膛口,不仅减少摩擦加快了装填速度,还提高了精度并增加了射程,使得这款武器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