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诗坛巨擘高启(1336年1374)
高启生平简介高启(1336-1374),一位在元末明初期间崭露头角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字称季迪,号为槎轩,其故乡位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选择隐居于吴淞青丘,并自封为青丘子。高启的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能够驾驭多种文体,但他尤其精通诗歌艺术。在当时,他与刘基、宋濂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而与杨基、张羽、徐贲则被誉为“吴中四杰”。此外,他还与王行等人结成了“北郭十友”这个有名的小圈子。当洪武初年,他因推荐修订《元史》而受到重用,被授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职务,并且负责教授诸王。他的才能得到了提升,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但他坚决辞去这份职位。这段时间里,苏州知府魏观决定在张士诚旧宫址上进行改建,以此作为新的府治。但是,这个决定却导致了魏观遭到处罚,而高启也因此被牵连,最终遭受腰斩之刑。在他的一生中,他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作品,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精妙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