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元曲四大家之首生于1298年逝于1358年
郑玉,中国元曲四大家之首。字子美,徽州歙县郑村人。出生于元朝成宗大德二年,逝世于惠宗至正十八年,享年六十一岁。他自幼聪明好学,对经典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成人后,他在乡间教授,不仅门人众多,而且被尊称为师山先生,并且他创办了师山书院。在他的隐居生活中,他曾在东南的覆船山上居住十几年。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大量作品。
后来,他被召回京城担任翰林待制和奏议大夫,但他因病而辞职,从此以著述为主业。当明军到来时,他选择自缢身亡。他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如《师山文集》、《遗文》等,以及对《周易》和《春秋》的注释,这些都得到了后人的认可。
他的学生非常多,以至于他的住宅无法容纳他们,因此他设立了师山书院作为教学场所。他不追求雕刻般精细的手法,而是追求像虞、揭、欧阳等人的文章风格。在他的晚年,他曾获得过一笔钱财,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选择了自杀。他的诗中有一句:“何时四海收兵甲,还向师山理旧书。”这表达了他对于文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
总体来说,郑玉是一个既有才华又有道德的人物,被后世称颂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