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名将秦德公岂是空穴来风他在公元前710年至公元前676年的生平令人敬佩
秦德公——迁都雍城,开创伏日祭祀制度
秦德公,嬴姓赵氏,是秦宪公的儿子,其母鲁姬子。秦宪公有三子,与鲁姬子生下长子秦武公、次子秦德公,以及与其他妃嫔生的少子秦出子。据记载,在当时,大庶长弗忌等人废掉了太子的位置,将权力交给了最小的儿 子 Qin Xu 公。
然而,这个决定并没有持续很久。在 Qin Xu 公六年(前698年),大臣们再次联合起来,暗杀了 Qin Xu 公,并重新拥立了原来的太子 Qin Wu 公为君主。在他的统治期间,他在位二十年直至去世。
当他去世后,没有立他的儿子的情况出现,而是选择了另一个人的继承人,即之前被废除的 Qin De Gong。他在位后将自己的亲弟弟封在平阳,并开始居住于雍城的大郑宫。在那里,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用牛羊猪各三百头来向天帝献祭,并请占卜师来验证是否适合居住在这个地方。占卜结果显示吉利,因此他和他的家族可以一直到黄河边进行狩猎。
同一年,他还接待来自梁国和芮国的使者进行朝贡。此外,他还命令建立“伏日”,并下令修建专门用于那一天庆祝的神庙。这一说法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三伏”季节,每年的夏季中期都会有三个月非常炎热,因此人们会避免户外活动,以防病魔侵袭。而这一习惯起源于这位名叫 Qin De Gong 的东周名将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