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学历下的黄公望绘声绘色古今长河
黄公望,元代杰出的书法家、画家与诗人,以其深邃的学问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他的名字背后,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黄公望出生于江南水乡常熟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在他十岁那年,他被永嘉人黄乐收养,并改姓为黄,取名为子久。这段转变不仅改变了他的家族背景,也预示着他未来的艺术道路将会是多姿多彩的。
据传,当时九十高龄的黄乐在看到这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后,便喜出望外地说:“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姓换名,为之命名。关于这位画家的名字与字有何来历,有趣的是,它源自当时友人对他父亲得子的贺词:“黄公望子久矣!”
尽管如此,在生活中,这位大痴道人的身影却经历了无数风雨。他曾做过小吏,却因受累入狱;但出狱后的他选择隐居江湖,与全真派结缘。此刻,他用心于书法、诗词及散曲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直到50岁左右,他才开始探索山水画作,并师承赵孟頫、董源、巨然等古代伟大的山水画家。
随着时间流逝,大痴道人的创作技艺不断进步,最终形成独特而精湛的风格。他注重师法造化,将自然之美融入笔墨之中,以草籀笔法勾勒山川景致,用水墨或浅绛两种颜色描绘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壮阔胜迹。他的作品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让世间所有目睹者都赞叹不已。
最后,大痴道人的遗体安葬在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那里的石碑上记录着他的一生,也是对这位艺术巨匠最好的纪念。而今,每当人们踏上虞山的小路,或许还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古老时代的大自然情怀,以及一个即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