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网钟掘奋斗在祖国强盛的征程上
在钟掘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女性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她以自强不息、科学报国为自己的使命。她是一位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在机械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她已经88岁,但她的精神依然旺盛,她常常出差、下厂,参与全国各地的学术会议。
钟掘的故事,是中国知识分子随着国家发展而成长的一段传奇。她曾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她的科研生涯始于童年时期,当时她决定要为国家的强大而努力奋斗,这成为她一生的追求。
从北师大女附中的毕业生到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学习,钟掘开始了在重工业领域的奋斗。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畏艰难,用心钻研,每一次挑战都让她更加坚定信念。在几十年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中,钟掘不断探索新知,提出新方法,她总是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思考,以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在处理多类国外引进装备技术缺陷的问题上,钟掘展现了自己卓越的能力和深厚的专门知识。这次次成功不仅赢得了国际市场,也锻炼了她的实践能力。在研究生产线上的异常现象时,她总是寻求更好的方法,更高质量产品。通过积累经验和不断创新,她发现并提出了“封闭力流”概念,并将超声技术、电磁技术引入材料形性制造中,为铸件均质纯净化、锻件连续细晶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有先进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元素。鐘掘敏锐认识到机械学科必须有新作为,因此提出了“极端制造”的概念和内涵。这一理念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前沿技术”,并且落实到了国家科技项目中初见成效。
鐘掘的话语如同旗帜:“國家重大需求永遠是首要的”、“科技進步要靠自己奮鬥”、“難題總能破解”、“自主創新的唯一出路”。這些話語反映出她的生活態度與科學精神。在現在,這位老師仍帶領團隊堅持在科研一線,不懈地為國家最需要的地方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的科研和工作很忙,一般在學校食堂吃飯,有時候會家裡做菜。我很少有時間鍛煉身體,只有試驗室或者出差就是我最好的鍛煉。不斷地發現、思考、破題就是我的生活,它很簡單但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