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的见证者院士头发全白陪伴嫦娥奔月几十年
6月2日,嫦娥六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成功着陆月背。图为着上组合体着陆后太阳翼帆板展开模拟动画,嫦娥六号稳稳地落在月面,这一刻的喜悦和骄傲充满了整个空间。
当嫦娥六号完成其任务并准备返回地球时,一众航天人中,有一位人们熟悉的老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留学生,在国外深造多年后毅然归国,因为他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从小便知国家强大有多重要。"一个国家不强大不行,我得做一点事情",这是他自我激励的话语。
叶培建亲历并参与了多个航天重大工程的科研攻关,不少航天人笑称:“有叶院士在,才踏实”。然而无论何时,他总是说“我是个干活的,扛得住要扛,扛不住也要扛”。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批准立项,当年的叶培建老将出马担任“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在面对技术封锁和挑战时,他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科研团队,从零开始,“我们就是靠航天精神。拼!”
2020年12月3日深夜23时许,在窗外寒风呼啸,而内里是一片忙碌与紧张气氛中,那些指令名称不断变化、多目标飞控计划渐次更新……最后,在23时10分的一瞬间,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掌声,因为嫦娥五号成功获取了月球样品,并且安全起飞。而就在这紧张而又高潮迭起的过程中,叶培建却站不起来,只能因为久坐导致腰部疼痛而瘫坐在椅子上。
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无数次艰难险阻都没有让叶培建改变他的坚持。他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全体人员都要“捕风捉影”,即使是最微小的问题,也不能放过,以防造成致命危险。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每一次发射,每一次探索都能够取得成功。
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点赞!致敬那些默默奉献、勇往直前的中国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