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杀功臣之谜明朝历史视频解密诛敌顺序
朱元璋清洗旧臣的策略深不可测,首次血洗功臣始于廖永忠,其后的屠杀连续不断,顺序仿佛揭示着私人关系的阴影。随着时间推移,被诛杀者越来越多,而濠州旧部在这场政治风暴中逐渐巩固了他们的地位。直至朱元璋统治结束,大部分功臣都已被一一处死,这种格局几乎未有改变。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7年02月10日第11版,作者:李新峰,原题:朱元璋清洗旧臣有玄机 朱元璋起家之路始于红巾军起义,然后势力迅速扩张,最终登上了皇帝宝座。在决定性的芜湖渡江战役中,他不仅摆脱了元朝军队的包围,更得到了廖永忠带来的精锐水师助力,这一胜利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在成为明朝君主后,官场中的派系分立,以那场战役为界线,将三大派系分割开来。第一批是与他同行的濠州红巾军老兵,他们是最亲近、最受宠信的一环,其中常遇春等英雄人物自然名列前茅。而第二批则包括了投奔他的廖永忠水军成员,他们虽然也能获得封赏,但相比前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此外,还有一批是在胜利确立之后归顺的人们,他们虽然也有份封赏,但与那些早期参与过关键时刻的人相比显得较弱。
当奖励时,便按这些人的加入时间先后进行,不论是靠武功还是靠归降之初发挥巨大的作用,都会受到重视和奖励。反观朱元璋对功臣的大规模屠杀,也呈现出其独特逻辑——他首先动手的是廖永忠,然后依据个人关系远近,一路消灭下去。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曾经支持他的濠州旧部继续增强了自己的地位。一旦完成这轮清洗,无数功臣落入死亡之手,此种格局基本上没有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