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主朱元璋如同一位天子为什么会鼓励嫖娼
朱元璋的金陵之都,秦淮河畔建起了繁华的妓院,名为大院。朱皇帝亲自题写对联,以此鼓励嫖客前来消遣,他那对联如诗如画:“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世间多痴情男女,他们的心思缠绕于梦想与理想之间,而那些官员们更是像苍蝇般聚集在青楼之中,每天下朝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乐趣。
然而,这不符合朱元璋的初衷。他希望通过这些商贾的大款们在妓院消费,为国家增加税收。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商人们并不上当受骗,而是官员们争先恐后地前往青楼。这一景象让朱皇帝感到沮丧,因为这不仅没有增加税收,还从国库中流失了资金。而且,由于官员们每天谈论嫖娼而非政务,国家的事务变得难以处理。面对这一局面,朱元璋不得不出手制止,并最终下令关闭国营妓院。
但结果并未达到预期。尽管国营妓院关门,但私人妓院却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秦淮河畔的风月场所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税收未能增加,而且还埋葬了明朝的一个文化符号——秦淮八艳。她们不只是简单的青楼女子,而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是文人的心灵伴侣。
她们长久处在文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因此也成为了女文人。她们吸取了许多文化和道德精髓,从她们对于社会乃至历史影响来看,她们是响亮的声音,只是在道德压力之下,她们无法抹去作为青楼女子身份的一部分。但她的人格与身份不同,是活得真实、正气、磊落、敢爱敢恨得多。
比如柳如是,当清军临近时,她要求钱谦益一同沉水殉国,但钱畏惧而言:“水太冷,我不能下去。”柳愤怒欲自沉,却被钱死死拖住。这样的奇女子,无论身份,都应该让人肃然起敬。记得《段丽在古城南京》的小说里,就同情地写过这样一个女子,也无情地批判过那些萎缩、阴暗的伪善者。
现在,我们来面对这些秦淮八艳,不应该不是拥有更宽广胸怀么?何况,在男权社会里她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无论算什么样的道德旧账,首先总不该从她们算起,无论用什么有色眼镜看待他们,都无损他们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