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桓公中国历史朝代详细表中的人物
秦桓公——与翟族合谋攻伐晋国
秦桓公,位列于公元前604年至公元前577年。在《史记·秦本纪》的记载中,提到在他统治的第23年,即公元前581年,与晋厉公缔结黄河边界盟约。然而不久后,秦国违背了这一盟约,与翟族共同策划了一次对晋国的进攻。
两年后的春天,也就是秦桓公二十五年的夏季(大约是公元前579年),为了回应这次背信弃义的行为,晋国派遣了大夫魏相前往秦国宣布断绝友好关系。这一举动激怒了其他诸侯国家,如齐、鲁、宋、卫、郑、曹、邾和滕等,他们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针对秦国的联军战役。尽管如此,终究还是未能阻止赵氏家族继续扩张其势力。
据《左传·公十五年的记载,当时魏武子魏犨有一个宠爱的妾室,但她并没有生下儿子。在魏武子的病床上,他命令他的儿子魏颗将这个宠爱的人嫁出去。而当魏武子临终时,他又命令魏颗要把这个宠爱的人殉葬。当魏武子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将宠爱之人嫁给别人,并解释说:“这是父亲清醒的时候所下的决断。”
一年之后,即在七月份的大概时间里(可能是在大约594年的夏天),秦桓公开兵出征讨晋,在现在陕西省的一个地方叫做辅氏的地方与他们发生恶战。在这场战斗中,由于一种巧合,一位名为杜回的高级将领被一个老人用草编制成的一条绳索套住,最终导致他摔倒在地,被敌方俘虜。另一方面,这场胜利也归功于一位名为魏颗的杰出的将军。
多年以后,有一次梦境中的交谈,让我们得知那位老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告诉正在梦中探访自己的魏颗:“我是一个因为未能在丈夫去世之前完成自己作为女眷应该做的事情而感到内疚的人。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感谢你。”这个故事便成为了一种典故,被称作“结草衔环”,象征着无私奉献和报恩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