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安维峻
安维峻,字晓峰,号槃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是清代著名的谏官。公元1854年出生,1925年去世。在他的一生中,他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勇气和正义感,不畏权贵、不惧牺牲,以身作则,为国尽忠。
安维峻曾在光绪六年(1880)中举人,在光绪十九年(1893)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并授编修职位。他对国家民族的危机深表忧虑,对于当时朝廷内部存在的严重分歧和腐败行为提出了强烈批评。他是主战派的坚定支持者,对抗日战争前夕,上疏六十五次,其中包括著名的《请诛李鸿章疏》,斥责李鸿章等人的罪行,并要求将其处死以振奋国民。
然而,由于他的言论过激,被革职发往张家口军台赎罪。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和支持。他的故事被称为“西后剪除皇上羽翼第一事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精神影响了后来的很多人,如梁启超等,他们都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爱国的人。
在五年的外放生活之后,安维峻回到家乡继续教育人民,并致力于文学创作。他完成了一部百卷巨著《甘肃新通志》,并且还撰写了多部诗文集。此外,他还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是一位多才多艺、贡献巨大的知识分子。1925年在家乡逝世,享寿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