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篇钟子期公元前387至公元前299年禁播之谜
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钟子期,前387(公元)-前299(公元) 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他是一位樵夫,以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著称。历史上记载,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一位音乐家伯牙相遇。在伯牙弹奏的一曲琴声中,钟子期感受到了琴声如同高山和江河一样雄壮和深远。这次相遇让两人成了至交。
然而,这段友情最终因钟子的去世而结束。伯牙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音乐,从此不再弹琴。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伯牙的音乐家,他非常聪明且对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他学习了三年之后,就成了一名非常出色的琴师。但即便如此,伯牙仍然感到艺术上的不足,因为他无法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他的老师成连知道了这一点后,对他说:“我已经教会你所有我所知道的技巧,你现在只需要去找我的老师方子春,那个人对音乐有着独到的感悟。”于是,他们一起前往东海的一个岛屿寻找方子春,但成连却没有回来,而留下的只有一个任务——等待于蓬莱山,并告诉方子春来接他回来的消息。
过了很久,成连还是没有回来,伯牙感到非常失望。他站在大海边,看着茫茫的大海和寂静的小岛,只能听到鸟儿的声音,就像它们在唱泣不已的情歌。这场景触动了他的心灵,他用这份情感激发了一曲新作,这首曲子的美丽之处就在于它完美地表达了忧伤的情绪,从那以后,伯牙的艺术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听懂”艺术是怎样的体验。而这也正是古代许多伟大艺术家的悲哀所在,他们创造出了经典,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