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篇为何禁播夫差的故事约前528年前473年
夫差:春秋末期吴国的君主与战略失误
在春秋时期,夫差(约前528年至前473年),一位姬姓吴氏的君主,他是阖闾之子,并且在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73年的时间里执掌了吴国的政权。他的统治期间,以对外战争著称。在公元前494年的夫椒之战中,他以大胜击败了越国,迫使越都(今浙江绍兴)屈服。而后,又在艾陵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齐国,将其十万军队全数歼灭。此外,在黄池之会上,与其他诸侯签订盟约,巩固了自己的霸权。
然而,这段时期也是吴国日益衰弱的一段历史。尽管他成功争取到了霸主的地位,但为了应对越人的威胁,他不得不不断地动用国家力量,因此导致国内经济和社会状况急剧恶化。勾践利用这一机会,不忘会稽之耻,逐渐恢复了越国的实力。当夫差得知自己太子被俘并全国空虚的时候,他愤怒地斩杀七人以防泄密,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灭亡。
随着晋定公与他争夺盟主的地位,最终晋定公获得盟主,这进一步加深了夫差内心的挫折感。他企图伐宋,但遭到了伯嚭劝阻,让兵归于家园。这一决定进一步削弱了吴国的力量,而国内无太子更是让国内空虚。一方面派使者向勾践求和,一方面却又再次被勾践利用,最终导致妻儿流离失所。在最终失败面前的悲痛情绪驱使他自刎,而这标志着春秋末期强大的吴国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