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中索海燕如同农村电视剧中的织女静默地在田野间织就着生命的篇章
河南豫剧中的索海燕,犹如农村电视剧中的织女,在田野间织就着生命的篇章。她的故事,就像一部由河南省将近二百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一个成立于1999年的民营剧团编织而成的长卷。她们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广大城乡,演出2500多场;从最初只能演出四五个剧目到现在能演20台不重样的大戏;从十几个戏箱的物资发展到现在拥有90多个戏箱的演出装备;从筹建时借了数十万元清偿债务到现在有了资金积累;在曾经演出的地方留下了良好的声誉,有些台口已经成为她们经常性的基地……这个剧团,就是以青年表演艺术家索海燕为团长的河南海燕豫剧团。
自幼就是小戏迷
索海燕(图)是河北省磁县人,生于1967年。这地临近河南安阳,生活习惯同于豫北,老百姓爱看豫剧。索海燕自幼就是一个小戏迷,她做梦都想演戏。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就是学校里的“文艺尖子”。放学后,只要高音喇叭播出戏曲节目,她就站在电线杆旁边听,全神贯注,如痴如迷,不忘记吃饭。1976年,当磁县戲校招生时,她考入了这所戲曲學校,将她渴望唱戲的心愿实现。
在學校裡,她遇見了一位後來成為丈夫的人——冯顺英。他們一起從學校畢業後,一直在不同的劇團工作,一起經歷了許多挑戰和風雨。但他們始終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也為劇團帶來了一定的聲譽和財政支持。
2001年,他们开始尝试新的形式,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独特的视觉体验。此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且逐渐使得他们的小型劇團走出了本土市場,从而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夫妇不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用心去挖掘并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髓,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去解读这些经典,让它们活跃在当代社会中。他们也通过各种形式,如音乐会、小品等,与观众交流沟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而对于这样的努力,他们也受到过许多荣誉奖项认可,是对他们无尽付出的最好的肯定。
今天,看着那熟悉又陌生的舞台,那些曾经穿梭其间的情景,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小时代。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们知道,无论如何,都要把我们的热情与梦想变成现实。而今,那些梦想已然化作现实,而我则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大师级表演艺术家。我相信,无论未来的道路再怎么崎岖,我都会坚定不移地前行,因为我心中有一股力量,那就是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心灵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