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下山的索海燕如同一只勇敢的海鸥在波涛汹涌的生活大海中自由翱翔
朝阳沟下山的索海燕,像一只勇敢的海鸥,在波涛汹涌的人生大海中自由翱翔。她的故事,像一部丰富多彩的戏剧,每个角色都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从河南省的一百多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她以青年表演艺术家身份成立了一个不花钱的民营剧团。在八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和江苏广大城乡,共计2500多场演出。她们最初只能演出四五个剧目,但现在能精心制作20台不同的大戏。从建团初期只有十几箱物资发展到现在拥有90多箱完整装备。她们还清了筹建时借来的数十万元,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段路程留下了她们在曾经访问过的地方良好的声誉,有些地方已经成为她们常客。
她是豫剧界的一颗璀璨星辰,是河南海燕豫剧团的领军人物。担任外交事务的是她的丈夫冯顺英。他俩自幼就是小戏迷,共同度过了无数美妙而充满挑战的日子。
索海燕(图)是一个来自河北磁县的人,从1967年开始,就梦想着走上舞台。她自小就对戏曲情有独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放学后,只要听到高音喇叭播出的戏曲节目,她都会停下来聆听;每当锣鼓响起,她就会挤进人群,一直等到忘记吃饭为止。当年纪轻轻的时候,她考入了磁县戏校,那里的老师都是退役老艺人的他们,对学生要求严格而又耐心地教导,让她练就了一身扎实文武双全基本功。
1981年毕业后,与冯顺英一起被分配到了磁县豫剧团,再次调动至邯郸市东风剧团,最终来到济源市豃剧团。在1999年,他们决定辞职并创立自己的事业——海燕豫剧团,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成长的心路历程。
索海燕曾经拜师于常香玉,这位名将在她心中如同最高峰般庄严与神圣。14年的期待终于在1991年见证了这一刻,当时她荣获“梨园杯”全国豫剧演唱大赛金奖,而颁奖者正是常香玉老师。那份激动与幸福,使得这位女孩无法言语,只能紧握那双慈祥的手,无言以对。
随后,在1996年第六届香玉杯艺术奖评选中,索海燕凭借其卓越表现获得了一枚金光闪闪的“香玉杯”。这一次参赛不仅锻炼了她的技艺,也深刻印象于她:常香玉作为一代宗师,其宽容与大气令人敬佩,为世人树立了一面榜样。
1998年6月6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天,那天上午,常香玉正式收纳索海燕为徒。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决定踏上开创自己的道路,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决意坚持到底。而且,因为亲友反对,他必须更加坚定信念,用行动证明自己选择正确无误。此举虽然让他倾家荡产,但他相信,只要持续努力,不断进步,一切都将迎刃而解。他说:“做好最好的东西,就是最好的生活。”
于是,他用所有积蓄中的30万元启动资金开始办他的劇團。一切准备就绪,却遭遇连串不幸事件,其中包括车祸损失巨款。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并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尝试和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