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汉朝名将耿国58年生平资料
他是耿国(?~58年),字叔虑,出生于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为汉朝名将耿况的第三子。建武四年(28),随父入朝,光武帝即任命他为黄门侍郎、给事中,因能洞察皇上的心意而获得赏识,不久升任射声校尉。建武七年(31),该职位被废除,他改任驸马都尉。父亲去世后,他本可以继承爵位,但他上疏光武帝,以父亲最喜爱的小儿子耿霸为由,不愿袭封,自请让位于弟弟。他历任顿丘、阳翟、上蔡等县令,在官途上颇有政绩,因此得到了下属的赞誉,最终升至五官中郎将。此时,乌桓、鲜卑等族在匈奴的控制下多次侵扰边境。耿国因其谋略和对抗策略,被广泛尊敬,并受到了光武帝的重用。在他的建议下,汉朝采纳了接受南单于归附的策略,从而稳定了边疆,对乌桓和鲜卑族施加压力,使得塞外不再有威胁。此后,他继续担任大司农,又提出了设立度辽将军、左右校尉以防御边民和少数民族逃亡之议,最终这一策略被采纳并实施。在耿国去世之后,其提出的论点依然影响着国家政策,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