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人陈康伯1097年至1165年反复闪现历史篇章
南宋名臣陈康伯,生于1097年,卒于1165年4月10日。字长卿,一字安侯,籍属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宣和三年进士出身,他在徽宗、高宗、孝宗三朝中历任要职:高宗时为参知政事、右相、左相;孝宗时则担任枢密使兼左相。他主张抗金,对于金兵入侵的危机期,他不仅将家眷迁至临安,还推荐虞允文参与军事谋划,在采石之战中大败敌军。
陈康伯深受尊敬,以其“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著称,被视为真正的宰相之一。在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甚至将他的画像置于昭勋阁,并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乾道元年,他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其墓葬位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孝宗追赠他太师之衔,并以“旌忠显得之碑”的碑文纪念他。
更早些时候,宋高宗曾赞扬陈康伯:“一言既出,便若惊雷。”这份评价表明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坚定立场。在国家危难时刻,他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全,与金兵作斗争。这位忠诚的官员不仅赢得了当代人的敬仰,也成为了后世楷模,为人们所学习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