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文化艺术划分时空的几重纹章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东周至秦统一六国之前的这段时间,它们如何被界定呢?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样被划分的: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81年,战国是公元前481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4682(“二”字在这里指代“二百四十二”,即《左传》中记载的从鲁隐公到鲁哀十四年的历史),战国是4682后至221年的时间;
春秋与战国的划分依据
第一种:从周平王开创新朝开始,即东周立于770年代起,以周悼王二十七年的终点为结束标志,即《史记》所记为476或475岁。
为了便利起见,我们通常将这段时间称作“春秋时期”,而之后就是那著名的“战国时代”。所以,有人认为那一段时间应设定为475-221。
第二种:以东周建立之日作为开端,以《左传·哀十六·哀十六》中的鲁哀十四岁结束标志,即479(或480)岁。
第三种:以东周初建之日作为开端,以《左传·哀十九》的记录完结日期,即472(或473)岁。
第四种:以东周建立之日作为开端,以智氏灭亡和韩赵魏三家并立事件完成标志,即453(或454)岁。
第五种:以东周建立之日作为开端,以诸侯封地正式确定其领土和政权的时候即403(或404)岁。
尽管存在多个不同说法,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依据,而且各有优劣。但主流意见仍然坚持着这些基本上的观点。比如,不同观点对于勾践灭吴这一关键事件也存在争议。在后两种说法下,这一年属于晚期,而在先两种说的框架内则已经进入了早期战争状态。
无论如何划分,都不会改变这一时期对我们的影响力。这段历史充满了精彩细节,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