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宋朝人物中的徐寿辉13201360这位远大无边的杰出人才如同星辰一般璀璨照亮了那段历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风云人物中,宋朝的徐寿辉(1320~1360),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辉煌足迹的人物,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段动荡时期。他的故事,是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的一生传奇。
卖布出身的徐寿辉,在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人利用白莲教起义,并以红巾军为号。在十月,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或大宋。第二年,他所部发动群众,以“摧富益贫”等口号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和湖南等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被元军打败,最终退入黄海梅山中。
徐寿辉是一名罗田多云乡上五堡人,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他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共同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并于同年八月在大别山主峰所在地发动起义,被拥戴为首领。
作为红巾军的领导者,徐寿辉创建了政权后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这不仅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也使得红巾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的规模。他以现今黄冈市为中心根据地,对外派出两路大军向江西和湖南挺进,并攻取了汉阳府及兴国府、武昌府等地。
然而,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最终导致天完政权崩溃。元至正十六年(1356)九月,当时实权转归陈友谅掌握,而徐寿辉本人受丞相倪文俊操纵,其虚有帝名。此后,不断发生内讧,最终导致陈友谅杀死倪文俊,并篡夺了天完政权。而最终,在元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杀害了徐寿辉。这段历史如同一场残酷的大戏,每个角色都在其轨迹上留下了一份沉重而又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