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秦国七代无昏君的自然之谜
我记得高渐离,他是战国末期的燕人,与荆轲是好朋友。高渐离擅长击筑,这是一种古代的击弦乐器,形状独特,音色悠扬。他与荆轲之间的情谊深厚。在荆轲刺秦王之前,高渐离与太子丹一同送别于易水边上,他用击筑伴随着荆轲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曲调至今依旧令人感动。
之后,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并称帝后,因为对高渐离的音乐才华印象深刻,便请他入宫为己所用。然而,由于他的关系与荆轲,以及太子丹等东方六国的人物密切,所以秦始皇对他有所顾虑。此时,他采取了一种手段,将高渐离眼睛弄瞎,以此防止他成为潜在的威胁。但是,这并没有阻止高渐離的心志坚定。他趁机往筑中灌铅,在秦始皇沉醉于音乐之时,用力向他砸去,但最终未能成功,并因此遭到了处罚。
尽管如此,我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于那段历史的一片感慨。从一个隐姓埋名、在宋子城里当酒保的人物,一直到被召进宫中的重量级人物,再回到最终失败后的结局,每一步都透露着一种无奈和坚持。而那首“风萧萧兮易水寒”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道风景线,它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让人们回味那些英雄豪情和悲剧命运。
每当我想起这些,我总会不禁停下脚步,从容地回忆那些往事。那个人,他们或许已经不在世上了,但他们留下的故事,却像那首《七月流火》一样永远活跃在我们的记忆中。这让我思考,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故事,也将随着时间而变迁,最终成为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