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科研院所钟掘坚守祖国强盛的不懈追求
自从踏入机械工程领域,钟掘便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祖国强盛的无限忠诚。作为中国工程院首位女性院士,她以88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不断出差、下厂,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钟掘的事业生涯是一部关于知识分子与国家发展共成长的史诗。她曾荣获多项国家科技奖励,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追求卓越的人们。
1955年,当周恩来总理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钟掘决定投身于这一领域。她在北京钢铁学院学习冶金机械专业,并将其视为为国家经济基础建设奋斗的起点。几十年后,她仍在团队中迎接新型空天装备带来的挑战,用超高性能轻合金结构创造了国际最大最轻的大型结构件,为空天往返复用长期服役战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在职业生涯中,钟掘勇敢地闯入了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的重工业领域。她发现并解决了日本1700热连轧机故障的问题,这次成功令日方折服,并修改了相应技术。此外,她还提出了“封闭力流”概念,在材料加工生产现代化改造中发现奇异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能量理论和方法。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有先进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进入21世纪,钟掘敏锐地认识到机械学科必须有新作为。在组织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时,她提出了“极端制造”的概念,以提升我国重大战略领域竞争力。这一概念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前沿技术”,并在后续项目中初见成效。
对于未来,钟掘继续坚持走学习和创新并行的道路,与学生一起探索未知,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实践现场,都不断寻找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方法。“我的科研和工作很忙,但这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说,“简单但充实。”
通过她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如何以实际行动服务于祖国强盛,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做更多的事情,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