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防幼儿园国学加盟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鲍防,字子慎,以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出身,其人生平操守端正、学问渊博。开始担任太子正字一职后,不久转任浙东节度使薛兼训的从事官。随后历任尚书郎、职方员外郎等职位。在大历五年(770),他入朝为官,先后担任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以及礼部侍郎等高级官职,最终因病致仕。
在他的仕途中,有一次他与严维等人联袂诗作,并编成了《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这份诗集不仅展现了鲍防的才华,也展示了当时的一些文学界人物之间的友情和交流。
鲍防曾多次被提拔至重要位置,如太原尹和河东节度使,他的人格魅力和治理能力受到了人们的赞誉,甚至被比作龚遂和黄巢,这两个人都是唐代著名政治家。而在贞元初年,他又被授予御史大夫一职,并以其知人善用而闻名于世。他所推荐的人物如穆质和柳公绰,都能得到很高的地位。
然而,当时也有一场旱灾发生,穆质便提出了一种古老的解决办法,即免除三公之位并处死弘羊。但是权臣独孤愐却想要对此加以审查,而鲍防则认为:“让上知道这些未经听闻的事情,不也是好的吗?”最终,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并且穆质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地位。此事也证明了鲍防对朝廷有着深刻的理解。
最后,在他的晚年,他担任工部尚书一职,一直到去世。在诗歌方面,鲍防擅长风格优雅,对社会问题有深刻批判性思维,为唐代诗歌流派之一“国音”做出了重要贡献。与谢良辅一起,他们还称为“鲍谢”,共同创作了一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