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武旦演员车兰玉的故事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豫剧界的“须生泰斗”周海水,在郑州北郊杜岭村关帝庙办了一个豫剧科班,名叫“太乙班”。这个班前后招生三十多名学员,大半是女生,其中以“兰”字排名。这些兰字辈的学员出科后,无论在哪里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车兰玉(1928-1983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是豫剧十八兰中的著名武旦演员。她11岁参加太乙班学艺,师承周海水、贾锁。四十年代即名声大噪,先后在洛阳、西安、铜川、卢氏及河北省肥乡豫剧团搭班演戏。1954年到宜阳县豫剧团。在那里,她初工武旦、武生,后改青衣、须生。丈夫徐鹏云专工须生,他们共同演出了许多经典剧目,如《王佐断臂》、《十五贯》等。
车兰玉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物魅力,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参与创作并主 演了一系列代表作,如《大战十一国》(饰钟离春)、《黄鹤楼》(饰周瑜)、《破天门》(饰穆桂英)、《樊梨花征酉》(饰樊梨花)、《桃花庵》(饰窦氏)以及《孙安动本》(饰孙安)。这些角色不仅展现了她精湛的手法,也展示了她对戏曲艺术深邃理解和独特风格。
除了自己的表演成就之外,车兰玉还与其他优秀的同行合作,为豫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与丈夫一起组建了一支具有特色的小型 豫 剧团,不仅推广了传统文化,还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快乐和满足感。
车兰玉虽然早逝,但她的艺术精神和丰富经验依然激励着新一代艺术家继续追求卓越。这位被誉为“豫剧金雀”的传奇人物,用她的生命去诠释戏曲,用她的舞台生活去书写传奇,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戏曲不仅是一种表达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