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唐代三杰许衡(1209年1281年)与李白杜甫的光辉篇章

唐代三杰许衡(1209年1281年)与李白杜甫的光辉篇章

许衡——金末元初的智慧领航者

在那被云雾笼罩的春日,1209年5月8日,一位将要改变历史轨迹的人物出生了。许衡,在新郑县城西阳缓里的一家农户中见世,祖籍却是河南省怀庆路河内县沁北村,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孕育了无数知识之花。为了躲避战乱,他的父母不得不迁徙至新郑。

从小,许衡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在七岁时,他便开始学习,向老师提问:“为什么要读书?”老师回答说:“为了考科举。”然而,这个问题让老师惊叹于他的深刻思考和对学问的渴望。随后,每当讲述书籍时,许衡总是追根究底,以致于最终连换了三位老师。

长大后,他更是好学如焚,但因家境贫寒,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书籍。他常常涉险百里借书抄写,不惧艰难。这份坚持与毅力,使他能够在兵荒马乱之中仍然坚持学习,并且身体力行地实践所学。

天兴二年的蒙古大军临近新郑时,许衡与众人一同渡过黄河,从洛阳经由河阳返回乡土。在鲁、魏之间流浪多年,他又回到怀庆路,再次在柳城得到姚枢教授程颐、程颢及朱熹著作,从中汲取无限知识。后来移居苏门山,与姚枢、窦默共同探讨经典,更涉猎到纵横八方的问题,如经传、子史、礼乐等等。

他曾言:“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如果上层不履行,我们普通人也必须履行。”这句话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理学家的责任感和担当。在实际生活中,也正是这样做着。他曾赴大名府讲学,因恭谨执教而受到尊敬,被称为“鲁斋先生”。

1254年,当忽必烈受封秦中的君主,即将成为帝王时,便召唤许衡为京兆提学,让他负责广建学校。当忽必烈南征,而京兆地区欲留住这个贤才,只得送至临潼而归。尽管如此,对于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们,却依旧期待着他的再次回归,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身处何方,都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中华文化与文明前进。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风雨交加的大安元年的春天,那个时代,或许还未预知,将会有多少人的命运因为一个叫做“读书”的行为而发生翻转。但对于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条光明前行的小径,那就是不断探索自我,为自己设定目标,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能勇往直前。此乃千秋万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从石器到智能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民间故事就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它们深藏于每一个角落,每一次传唱都是一段文化和历史的交响乐。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社会所接受的...
世界历史故事 2022年真实...
一、猫咪被误认为是“神秘生物”引发小镇热议 在2022年的某个宁静的小镇,一则出人意料的新闻迅速传遍了整个社区。据报道,一只调皮的家猫被当地居民误认为是一...
世界历史故事 重温古老文明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轨迹,而这些轨迹往往是由众多个体、事件和思想相互作用形成的。然而,这些历史故事不总是被完整地记录下来,有时甚至被刻意掩...
世界历史故事 公孙衍传智勇双...
公孙衍传:智勇双全的后汉名将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许多著名的将领,他们以勇猛和智慧著称。公孙衍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还展现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