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将许衡(1209年1281年)
许衡——金末元初的智慧领袖与教育改革家
在1209年5月8日,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许衡诞生于新郑县城西阳缓里,他的祖籍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北鲁村。为了躲避战乱,许衡的父母不得不迁居到新郑。尽管家庭世代以务农为业,但从小就勤奋好学且具有超凡脱俗的天赋。他七岁时便入学,并对老师提出了深邃的问题,如“仅仅是这样吗?”这让老师大为惊叹。
随着年龄增长,许衡更加渴望知识,不畏家贫,无论走多远都要借书抄书。他甚至在算命先生那里看到了解释《书经》的珍贵文献,便将其手抄回去细心研究。在兵荒马乱之中,他仍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同时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的学问。
1233年的天兴二年,当蒙古兵临新郑时,许衡同众人渡过了黄河,从洛阳经由河阳城返乡。此后,他不断流浪于鲁、魏之间,在魏三年后又回到怀庆路,再次往来于河、洛之间。在柳城他得到了程颐、程颢及朱熹等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这些宝贵的财富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世界。
当他移居苏门山附近时,与姚枢及窦默共同探讨学问,他们涉猎范围广泛,从经传、子史到礼乐、名物、星历以及兵刑、食货和水利等各个领域都不放过。许衡曾说:“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如果在上者不履行,我们一般人也要履行。”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这一信念。
1254年,被尊为“鲁斋先生”,他受忽必烈之召,为京兆提学,将教育事业推向前沿。在忽必烈南征期间,许衡返回怀庆,而他的影响力却延伸至京兆地区,他在那里的学校建设成果令人瞩目。当元宪宗四年的冬季结束时,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与理性的领导者已经成形,那就是我们今天所称道的人——许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