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梅兰芳的生命历程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山水画许衡1209年1281年与任均逝世享年103岁在这两位历
许衡,金末元初的学术巨擘与教育先驱,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出生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他的家族世代以务农为业,但他自幼聪明好学,对知识有着极高的渴望。在七岁时,他就已入学学习,并对老师提出了深刻的问题,引起了老师的惊叹和赞赏。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衡更加投身于学习之中,他家境贫寒,却没有阻止他借书、抄书、讨论,不断追求知识。他曾经在一个算命先生那里看到了《书经》的解释,便不顾困难,用手工抄写下来细致研读。即使在蒙古兵临城下时,他仍坚持日夜研究,从未放弃过。
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队占领新郑县后,许衡同众人逃往洛阳,并通过河阳返回故乡。此后,他辗转于鲁、魏之间,在柳城得到程颐、程颢及朱熹等大师的著作,这些作品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与姚枢等学者共同探讨诸多领域,从经传到子史,再到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无所不问。
许衡的一生始终围绕着“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的信念展开。在实际生活中,他也身体力行地践行这一信念。他的教学风格恭谨严谨,因此吸引了许多求学者来向他请教,并被尊称为“鲁斋先生”。当忽必烈受封秦王并召请他担任京兆提学时,许衡利用机会广建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当忽必烈南征时,尽管京兆地区的人们挽留不舍,但由于战争环境恶劣,最终只能送别此才华横溢的教育家,让他回到怀庆路继续其崇高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