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为什么没有传位给文武双全的胤祥探秘历史名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正是因为这一点,康熙在挑选继承人上存在很大的烦恼。
纵观历史,没有子嗣传承的皇帝不少,青黄不接的也存在,他们的烦恼是后代里边找不到优秀的人才继承大统。可康熙刚相反,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就有24个,其中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不但竞争激烈,而且个个都是野心勃勃。
于是形成了“九龙夺嫡”的局面,一时间兄弟之间龙争虎斗,康熙皇帝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不过也是无计可施。胤祥是康熙最为宠爱的一员,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更难得的是为人八面玲珑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骑马射箭更是手到擒来。
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看到胤祥这么优秀康熙皇帝当然发自内心的高兴,但他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胤祥呢?
主要原因如下:
一:出身问题。
尽管胤祥文武双全,但是他的生母敬章佳氏出身并不显赫,因此他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众位兄弟!
二:失宠。
当太子的太孙因罪被废,而这时胤祥却为了求情而遭到了父亲的大怒,从此失去了宠爱。
三:身体有疾。
虽然文武双全,但是身体素质并不好,这让他成为继承人的一个障碍。
四:淡泊名利。
尽管有才能,但他的个人追求并不寻常,他对待富贵荣华看得通透,不贪、不恋、有节制,对于自己的事业也不那么重视,这也让人们怀疑他的成熟度和适任性。
五:派系标签。
虽然没有觊觎皇位,但是在他心中是有合适的人选,此人正是四阿哥胤禛。他支持和帮助雍正实现梦想,是雍正忠实支持者的形象,也因此被打上了派系标签,被认为属于“四爷党”。
六:有更合适的人选。
最后,最重要的是,有更合适的人选,即雍正。这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不喜欢虚头巴脑,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满汉官员一视同仁,对待贪赃枉法手腕强硬,这使得雍正在清朝国库丰盈至5000万两,使得国家治理更加顺畅,为清初盛世奠定基础。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可见确实还有其他考虑因素。而这些都决定了当时对于谁将会成为下一个伟大的领袖持有的判断标准和预期之所以如此严格,以至于即便是一如既往受到尊敬与信赖的地方所拥戴者,也未能避免成为那些权力的角逐中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