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龙椅下的学问皇帝的职业教材(图)

龙椅下的学问皇帝的职业教材(图)

在现代的眼光下,皇帝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个职业。然而,这个职业的技术要求极高,因此,能够成功地掌握这个职位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能沦为庸碌无为,或是严重背离了他们应该达到的职业目标,并且破坏了这一职业形象。因此,对于皇帝这一职业的教育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当然,文化基础课程如四书五经等,由名家硕儒负责,但实践环节则存在诸多挑战。不能让退休的皇帝短暂地再次执政,以便为预备役中的继任者提供专业实践经验。这可能就是有感于此,有些皇帝才会编写当皇帝所需的案例学习材料,以古代作为参考,学习如何更好地履行这份工作。

明代宗朱祁钰编写了一本名为《历代君鉴》的教材。这本书实际上是在景泰四年(1453年)由林文等臣僚根据宣德五年的探花修撰官林文预修而成,而代宗应是这本教材的审查人和验收者。但出于一些理解上的原因,他最终还是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在职期间,一位正在担任皇帝职务的人编写一本关于当皇帝工作指南给自己看,这确实有些奇怪——虽然按照“活到老、学到老”的俗语来看,即使到了驾崩之时,也可以说是“学到”驾崩。不过,说起这位代宗,其确有点特别。

朱祁钰,就是那个参与过谦保卫北京、经历夺门变故、英宗复辟事件的人。他是宣宗第二子,在宣宗去世后,他的大哥朱祁镇即位成为英宗,而他被封为郕王。简单来说,他从小就没有接受过当皇帝所需的职业培训。但随着土木堡之变中英宗被俘虏至瓦剌,被用作要挟明室的情况发生,他奉命监国并迅速接替了他的位置,并在次年改元景泰开始统治。

尽管他作为“救火队员”被急切推上前台,却似乎对这个角色充满热情。他重新召回忠义之士回朝堂。在成为皇帝第四年的那一年,他命令大臣们编辑了一本《历代君鉴》这样的速成教材。这本书完成后,景泰帝国显得相当满意,因为他将参与编制《历代君鉴》的左春坊左谕德兼修撰林文升迁到了左庶子兼侍讲的地位。而那时候的景泰帝国还不知道未来四年里会遭遇弟弟英宗复辙带来的苦难。在编制《历代君鉴》以加强其职业技能与修养中,这位景泰帝国展现出了干一行爱一行良好的职业愿望。

《历代君鉴》分五十卷,每一卷都包含若干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事迹,将这些故事连贯叙述下来。这部浩大的作品,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只能采取捷径,所以它实际上通过摘抄现有的历史传记进行编辑而成,比如宋仁宗的事迹部分,就主要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每个人的行为之前,还会标注“善可为法”,这是司马光著作中的表述:“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意思是提醒每个人,不管他们做什么,都应该遵循这些榜样或警示。而结束处,则附上史家的定论,如“史臣赞曰”、“史臣论曰”。

总结来说,《历代君鉴》及其体制,是一种典型针对此类职场训练案例式教材,它旨在帮助新入职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他们的一项特殊任务——即掌控整个国家。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今天的话,它就像是管理培训营的手册,用来指导那些希望掌握政治领导力的人们如何行动,从而有效率、高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趣事奇闻网 在埃及神话的奇...
在遥远的古埃及南方河谷,尼罗河如同生命之源,将肥沃的土地赋予了生机。这里曾经孕育着一座名为底比斯的伟大城市,其遗迹至今仍是探索者们寻觅的灯塔。它讲述了一段...
uc云观 中国民间故事自...
中国经典神话故事100篇:自来桥的传说 在中国古老的山区小镇明光,有一座名为自来桥的小村庄,听着这个名字,人们会不禁想起那句流行的歇后语“有病不请医生-自...
北京灵异故事 党史征途中的欠...
话说大别山某地有一座小庙,庙里有一个菩萨和一位贴身小童。由于庙小,来这儿上香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小庙就成了穷庙,菩萨也成了穷菩萨,不仅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也...
中国未解29件怪事 大海之王鲸鱼背...
在无尽的蓝色海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生物——鲸鱼,它们以其巨大的身躯和深邃的目光,成为了人类心中的神话。人们将它们塑造成了各种形象,从善良的守护者...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