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中国历史上最自信最开放的朝代1986年春晚为什么那么吓人物品中的深层寓意解析
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他能够重来一次,选择出生的城市,他会放弃20世纪的伦敦,选择7世纪的长安。一个精通世界历史、广泛涉猎东西方文化、一生中游历无数、见多识广的老人,为何对一座中国古代的城市如此情有独钟呢?在漫长而辉煌的世界历史中,长安究竟拥有怎样的独特地位,又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吸引人们百年之后仍然怀念?
让我们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一起走近那座光芒四射的城市。
唐朝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它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全城周长36.7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比明清时期北京城大1.4倍,是古罗马城的一半大小。全市共有三个建筑群:位于北部正中的宫城,是皇帝和皇族居住的地方;宫城南面的是皇城,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宫城和皇城外围是外郭城,是居民区和商业区。
整座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外郭四面各有三个门口,而贯穿十二座门口的大街是全市交通干道。而纵贯南北的是朱雀大街,它是一个标准的中轴线,将长安分成了东西对称的地带,每个地带都有自己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内侧还有11条大街14条小街,将住宅区划分成110个坊,其形状近似于围棋盘。
每条街道都笔直而宽广,以至于现在的人们也惊叹不已,比如朱雀大街宽达150多米,而今天中国第一条街——北京 长安街最宽的地段也没有超过120米。此外,在宫城与皇城之间,有承天门横街,其宽度更是达到了441米,这使得整个街道看起来非常壮观。
这些街道两旁种植着槐树和榆树,以及在宫殿内部种植了梧桐和垂柳,使得整个城市绿意盎然又繁华热闹又幽雅静美。
在公元634年的贞观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龙首原上建造了大明宫。这片高地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因此这座宫殿显得格外气势磅礴。在后来的扩建中,大明宫成为唐朝历代皇帝居住并听政的地方,它取代了太极宫成为帝国的心脏。
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包括40余处殿台楼亭,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规制严整且规划完善。大明宮以其三個主要建築群(含元殿、宣政殿及紫宸殿)為中心構成,這三個宮殿依次位於從南到北的大型廣場之間,這些建築與廣場形成了一種對稱之美,其中含元殿被认为是在当时为举行朝会、大典以及阅兵等重大活动使用的一个重要场所。
站在这样的广场前望着巍峨壮丽的大明宮,你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波动,就像汤因比那样,对这一切充满敬畏与赞赏。他认为这是所有旧文明中心之所以重要的一个地方,即便超过同时期君士坦丁堡,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明对于亚洲其他地区影响力的象征性意义,以及其他国家如何学习借鉴他们文化智慧的事实证明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的威望。
据统计,当时唐朝已经与30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联系,并设立鸿胪寺作为专管接待各国使节及留学生机构,有许多留学生甚至终身定居其中,如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19岁就读于太学,在完成学业后留下深刻印象,最终任职左补阙秘书监左散骑常侍等职务。在此期间,还有一些波斯王子及其子女定居于此,他们开设胡店经营宝石珊瑚玛瑙香料药材等物品,同时也有大量贸易往来产生交换,如菠菜枣传入而丝绸瓷器纸张传出至波斯半岛间互相交流促进彼此发展。此类国际化程度令人瞩目的例证可谓是不胜枚举,从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影响到建筑设计,再到医学音韵学音乐舞蹈绘画皆融合为一体展现其开放包容精神,与那个时代一样,让现代人梦回七星云集,那里似乎是一片盛名远扬未减永恒活力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