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学历洪皓的智慧之巅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洪皓生平
洪皓乐平市洪岩镇岩前村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高宗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被留,绍兴十三年(1143)始归。迁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寻因忤秦桧,出知饶州。十七年,责授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二十五年,以忠宣赠谥,有文集五十卷等已佚。
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在南宋建炎三年五月,上书劝阻高宗迁都,不被采纳,但为高宗赏识,被擢升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国未遣返,在金十五年后于绍兴十三年归来。在金期间,因威武不屈,被称为“宋之苏武”。后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加封魏国忠宣公。
在燕京,他见到了昔日好友宇文虚中,并受到完颜希尹的赏识,被留在金朝当官。他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一有机会就劝说金国贵族与宋议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成功地劝说完颜希尹放弃对宋的攻击,并且参与了随后的议和过程。
他的诗作深受人们喜爱,即便是在流放至遥远的冷山期间,他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他还善于弹琴奕棋,并能制作彝器,同时他也对书画有一定的造诣,对汉文化向北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松漠纪闻》原是他留在金朝时所记下的一些杂事,但由于害怕被搜获,因此将其付之一炬。但是,这些经历并没有消磨掉他的热情,他回忆这些往事并整理成了一本名叫《松漠纪闻》的书。这本书虽然未能完整出版,但是它依然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学术功底以及他对历史记录的重视。此外,他还有其他一些著作,如《鄱阳集》、《轩唱和集》,尽管它们已经散失大半,但是仍旧能够让我们窥见一二作者风范及才华横溢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