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国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网上的智慧之光对偶
孔安国:西汉古文经学大家,字子国,孔子十一世孙。朝代为西汉,生卒年约公元前156年至前74年之间。官职包括博士、谏大夫、临淮太守,并曾是司马迁的古文经学老师。
简评:孔安国以其深厚的古文经学造诣和卓越的教学能力,被后人尊称为“先儒”。他在汉武帝时期对《尚书》进行了整理和注释,将原本二十九篇增加到五十八篇,并著有《尚书孔氏传》,奠定了后世“尚书学”的基础。
个人著作:除了对《尚书》的整理之外,孔安家还撰写了多部重要著作,如《论语训解》等。他与弟弟孔臧共同研究和整理经典,对于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集解:在他的集解中,他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见识,为人们阐释了一系列复杂而抽象的话题。例如,他对于日短、星昴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节也。”这样的集解不仅展现了他对天文学知识的掌握,还体现出了他精确观察自然现象并能从中得出合理结论的心态。
生平事迹:根据史料记载,孔安国早期担任谏大夫,一直到临淮太守一职。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司马迁等人保持着密切联系,不仅指导他们学习古文经学,也参与了他们所做的一些历史文献工作。此外,由于巫蛊事件未能上奏其作品,因此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但仍被后世广泛尊重和赞誉。
考证分析:关于孔安国生卒年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说法认为他可能在汉景帝时期逝世,而另一种说法则指出他可能晚死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之前。这一点需要进一步考证,以确定具体的事实。但无疑的是,无论如何评价,都难逃其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其贡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