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春秋战国名人排行榜中的自然之声
我记得高渐离,他是战国末期的燕人,与荆轲是好朋友。高渐离擅长弹奏一种古老的乐器——筑,十三根弦,每一次弹奏都能引起人们深刻的情感共鸣。当荆轲刺杀秦王时,高渐离与太子丹一起在易水边送别,荆轲在临行前与他一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情景至今仍让我心生敬意。
后来,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并称帝时,他对那些曾经支持过反抗他的势力的人提出了通缉令。许多人被迫流亡或潜逃,而高渐离则更名改姓,以酒保的身份隐匿于宋子的某个角落。他一直保持低调,但每当听到有人弹奏筑时,都忍不住向那里走去,就像他无法抵挡音乐召唤一般。
有一次,一位客人在主人家堂上弹着筑,这声音触动了高渐离的心,他不得不走过去欣赏。那个客人的技艺确实很出色,但对于音乐这门艺术而言,也有其不足之处。在侍从将这一切告诉主人的时候,那个佣人私下里评价道:“这个人虽然懂得音乐,但也知道它的一些缺点。”
主人听闻此事,便请高渐離到堂前表演。这一次,不仅宾客们赞赏了他的技艺,还给予了他酒宴。然而,对于隐藏自己身份、生活中的种种担忧和危险,高渐離感到疲惫无比。他决定放弃躲藏的生活,把自己的筑和衣物取出,用新的面容重新出现,在堂前击筑唱歌。那天晚上,每个人都被他的演奏所打动,无论他们多么坚强,都难以避免泪水涟涟地离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邀请不断有来自宋子城中的人提出,而秦始皇也听闻了这些消息。他命令召见这位卓越之士,并且因为认识他曾经擅长击筑的手法而赦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因害怕他可能暗藏杀机,所以只好薰瞎了他的眼睛,让他继续为秦始皇击筑。不过,即使失去了视力,高渐離依然没有错过任何一次机会。一次,在靠近秦始皇的时候,他悄无声息地把铅塞入竹筒中,然后举起竹筒准备攻击。但最终还是未能成功刺杀,最终遭到了秦始皇的斩首。而之后,从此以后,无论何方东方六国的人都不再敢轻易接近。
回想起来,我对那些历史人物总是充满敬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而现在,当我思索这些往事,我仿佛又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再次飘扬在耳畔:“风萧萧兮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