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人物
曹松,唐代晚期的诗人,以字梦徵闻名。出生于舒州(今安徽桐城或潜山),但他的生卒年份留有争议,据《新编唐诗三百首》记载,大约在公元830至903年之间。
曹松早年曾避开战乱,在洪都西山隐居后,又依附建州刺史李频。李频去世后,他流落江湖,无所归宿。在光化四年的某一年,他才以七十余岁高龄考取进士,并被授予校书郎一职,这也是他最终的仕途之路。
他的诗风受到贾岛的影响,擅长五言律诗,用字严谨、句式精炼。他的一些作品,如“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和“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体现了他清苦澹宕的风格。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则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广泛传诵。
曹松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晚唐时期,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的地方。他虽然没有像一些英雄般获得巨大成就,但他的文学才华让他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作品。尽管他的籍贯存在争议,但历史记录表明他是舒州人,这一点是确定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