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渐离在古风中漫步月光下追忆先秦时的历史纷争与自然之美
我回忆起战国末期,燕人高渐离的故事,他与荆轲是深厚的朋友。高渐离以击筑为己任,那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细长而圆肩,中空且有十三根弦。他与荆轲之间的情谊令人敬佩。在荆轲刺秦王之际,高渐离和太子丹一起送别于易水边上,他弹奏着筑,而荆轲则歌唱出那句著名的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来,当秦灭六国并统一天下时,秦王因高渐离击筑之技被动摇,对他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命人先对高渐离进行了视力磨损,以防他成为潜在的威胁。
然而,这位艺术家并未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将铅填入筑中,并在秦始皇听音乐时趁机试图用筑击杀,但最终未能成功,最终遭到了惩罚。尽管如此,在历史上,有传说称他最后改名换姓,在宋城当酒保,以此躲避大敌。
据说有一次,当主人家的一位客人弹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时,该客人的声音引起了众人的赞赏,其中一人甚至提到:“这位佣人对音乐有独到的见解,不仅道达非分。”主人听闻后,便请高渐離上前演奏,其演奏更是让座上的宾客们感动得泪流满面,无不离开而去。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消息逐渐传遍了整个宋城,即使是在远方,也有人知晓他的才华。一天,一份关于他的消息传到了秦始皇耳朵里。这位伟大的帝王虽然心生怜悯,但仍然决定处死他,只是因为他的才华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因此给予他宽恕,让薰瞎双眼,让他继续以音乐为生。但即便如此,高渐離依旧没有放弃追求真理的心志,最终还是再次尝试通过击筑来刺杀秦始皇,但最终失败身亡。此事虽已过去多年,但对于那些了解其的人来说,它永远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