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网曹信义道长登箓大师北京白云观己巳传戒盛典
曹信义,道教界的理论巨匠,以道号震阳子闻名于世。出生于河北肃宁县,1908年见证了光绪三十四年的春天。家境贫寒,他在十六岁时便踏上了东北之路,在吉林辉南县的商贸世界中谋求生计。在日寇侵华的艰难时期,他勇敢地参与抗日斗争,一手拿着香一手持枪,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不息。
他在金川乡大龙湾龙潭宫接受全真龙门派杨诚德道长的传承,成为该派第二十五代玄裔。一九三七年,在沈阳太清宫受戒,这段经历铸就了他的深厚根基。在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全国代表会议上,他以其卓越贡献,被推选为理事会理事。
北京白云观修复后,曹信义道长选择这座历史悠久的地方作为常驻地。他不仅承担了值殿任务,还亲自参与维护环境卫生,并指导青年徒弟们防火防盗、保护文物,同时向游客介绍白云观及道教文化。
打钟是一项艰苦而重要的职责,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每天早晚各一次,曹道长都毫不犹豫地肩负起这个责任。他除了日常庙务外,还利用空闲时间研读经典和史料,对内对外讲授《道德经》、《南华经》等典籍,以及斋醮、科仪等知识,这些让他深受众人尊敬。
1987年,当白云观计划修复旗杆时,替同捐赠自己积蓄的一千元;次年,当窝风桥重建需求提出时,再次慷慨捐出一千元。面对质疑者,他以“庙为家”自居,用淡泊明志来回应。这份爱国爱教之心与实际行动,让他成为了当代著名道士楷模之一。
1989年11月,其德高望重被邀请担任登箓大师,为前来受戒者的精神指引和实践提供榜样。不顾八十二岁高龄的大师仍旧坚守岗位,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精神的一种最好的诠释。
曹信义留下了一系列著作,如《道学真言》、《 道德经注解》、《 道学皈元》,展示了其博大的学识与深厚的心得。此外,他还善诗书法,与国内外友好交流,对推广中华文化产生了显著影响直至2002年的仙逝,也让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类历史上的宝贵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