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李政道始终心系祖国的科技事业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是新时代的物质象征

李政道始终心系祖国的科技事业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是新时代的物质象征

美国时间8月4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他始终心系祖国的科技事业。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为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举办“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多位院士专家现场回忆了与李政道先生的过往。让科技日报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李政道为我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

全力支持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

在高能所大院门口,矗立着一座名为“物之道”的雕塑。这件雕塑作品由李政道先生创意,2002年以来一直在此矗立,诉说着李政道与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密切联系。

1956年,我国就提出了建造一台高能加速器的设想。但是,我国产生于二十多年的“七上七下”,直到198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破土动工才真正起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离不开李政道的大力帮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曾说:“没有 李先生 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就不会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和成功。”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也持有相似的看法。他说:“从 物理目标 的选择到 加速器方案 的确定,从 人才培养 到 工程管理,从 物理研究 到 国际合作,没有 李先生 的殚思竭虑和全力以赴,就不会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和成功。”

此外,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项目也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他为推动我国内地 高 能 物理的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竭智尽力,为我国内地 高 能 物理开发作出了无人可以替代巨大的贡献。” 王贻芳说半个世纪以来,我内地 高 能 物理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一切与他几十年的大力的支持与帮助是分不开联。

积极建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1974年,当时参观复旦大学及上海芭蕾舞学校后,因见识到当时国家人才断档严重危机,不仅写下《参观复旦大学的一些感想》并建议要重视基础科学发展,要从培养人才做起,还通过周恩来总理向主席上报《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建议书》。毛主席非常重视这件事,并采纳其建议促进国内教育部分恢复。

1978年3月成立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然而,他认为这是远远不够,只希望打破现状使全国各类人才培育步入正轨。

1979 年提出选拔派遣学生攻读美国顶尖名校。在他的努力下,该计划得到了政府支持,并试点招收两批学生后于1981开始正式实施。在该计划送出的917名学子中,如今已有10多位成为院士300多人任职于国际组织100余人获各种奖项400多位成为发明家或企业家。此计划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较大规模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先河,对后来的国际交流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标签:

猜你喜欢

七个千年十大历史名人具体为 谭云龙穿越千年...
善感天地 福满人间:谭云龙的哲学与玄学之旅 在一个风起云涌、变化莫测的时代,香港有一位隐于世间的玄学者——谭云龙先生。数十载时光,他以深邃的哲理研讨玄学之...
奇闻异事短视频素材 历史瞬间拿破仑...
在一分钟历史人物小故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拿破仑,一个曾经改变了欧洲版图的大帝,以及他在一次意外遭...
历史人物故事野史 书法家的笔锋哪...
陈新亚,湖北蕲春人,1962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书法报》主任编辑和书刊编辑部主任。他是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协创作...
中国历史人物书籍 日本RAPPE...
在这个充满电子音乐和嘻哈节奏的时代,一个新的文化现象正在悄然兴起——日本RAPPER免费直播。这种形式的表演不仅仅是简单地唱歌,它更是一种艺术表现,一种对...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