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防全国学联成立时间的社会回顾
我,鲍防(722-790),一位唐代的诗人。我的字是子慎,我出生于襄阳(现在的湖北襄樊)。在天宝十二年的岁月里,我荣登进士榜,成为了一名文官。我被授予太子正字的职务,然后又担任了浙东节度使薛兼训的从事。在大历初年,我进入朝廷担任职方员外郎,不久便升迁为河东节度使。在德宗时期,我曾经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和礼部侍郎等多个职位,最终以工部尚书的身份退休。
在浙东期间,我与严维等人联袂举办诗会,我们编著了《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并与谢良辅共同称作“鲍谢”。
我,鲍防,以辞章见长,对学问有着深厚的兴趣。我官至太原尹和河东节度使,在当地的人们都很喜欢我的治理方式,被誉为不减龚、黄两人的水平。皇帝甚至命令画家将我的形象画入殿内作为颂扬之物。
之后,我又担任福建和江西观察使,但随着政治动荡局势不稳,便跟随朝廷搬到奉天。当时,因为旱灾频发,穆质提出了免除三公职位并处死弘羊这样的建议,而我则说:“让皇上知道这些未曾知晓的事,不也是一件好事吗?”最终,这样的提议得到了采纳,并且因为这次策划而获得高分。皇帝对此非常满意,便授予我工部尚书一职,最终因病去世。
除了政治上的成就外,我还以诗歌闻名,有许多感悟世道弊端的作品,也因此被认为是推动国音发展的一股力量。而与谢良弼一起,是我们共同爱好诗词,一同被誉为“鲍、谢”中的佳话。我留下了一些诗集,现在依然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