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人录中的李璮又是谁1262
李璮:山东军阀的传奇(?~1262年),字松寿,出生于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是金末时期著名的军事领袖。他的父亲李全曾是北海节度使。
正大八年(1231年),随着李全的去世,李璮继承了他父亲的地位,并且在开庆元年(1259年)开始秘密准备反抗蒙古人的统治。他不仅进攻南宋并占领了四座重要城池,还加强了益都城防御和储备粮食,同时截留盐课以增加财政收入。
景定三年(1262年)当李璮率军进攻济南时,他却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支持,士兵们的心情也变得动摇。最终,在七月份,济南被攻破,他被俘后不久便遭到了史天泽的处决。
在整个叛乱过程中,忽必烈作为元朝皇帝,对于李璮保持了一种微妙的态度。一方面,他对李璮进行了一系列荣誉授予,比如封他为江淮大都督;另一方面,当忽必烈需要集中力量抵抗其弟阿里不哥时,他又选择忽略这些行动。然而,这段时间内,无论如何,都未能改变最终结果——三月份,当史枢、韩世安和阿术联手击败了李璮的大军之后,他退守济南,而四月份,又一次被围困迫使他投降。在七月底,被俘后的悲惨结局已经注定的,那场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叛乱平息后,不仅罢免了地方诸侯世袭制,而且收缴汉人将领的手中兵权,并实行分离的地方行政与民众管理政策。此外,将色目人引入政府机构,以此方式来控制汉族官僚,这些措施极大地影响着元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及蒙古、色目贵族与汉族官员之间关系紧张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