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防主讲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社会实践成果
我,鲍防(722-790),是唐朝的一位诗人。我的字是子慎,我出生在襄阳这个地方。天宝十二年的那年,我考进士的考试中得了第一名,被授予太子正字的职位。大历初期,我担任浙东节度使薛兼训的从事官员,一直升迁到尚书郎的地位。在五年的时候,我回到朝廷担任职方员外郎,从此开始了一段长时间的仕途。
我曾经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礼部侍郎、京兆尹等一系列高级官职,最终以工部尚书的身份退休。在浙东期间,我与严维等人联名编写了《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与谢良辅一起被称作“鲍谢”。
作为一位善于辞章,志趣坚定于学的人物,我的政治生涯非常辉煌。我曾经担任太原尹和河东节度使,对治国有很高声誉,以至于被封图形别殿。我还曾经担任福建和江西观察使,在奉天时因为丁忧而暂时离开政务,但不久之后又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并获得了东海公的封号。
在贞元元年的某个时候,当国家面临旱灾之苦时,我提出了一个建议:仿照古代汉代故事,将三公免除其职务,同时烹饪弘羊,以此来缓解民众对政府不满的情绪。这一建议深受皇帝赏识,因此我被授予御史大夫这个重要位置。而后来,当穆质和柳公绰等人的才能得到了认可,他们都能够达到台鼎之尊,这让我感到非常荣幸。
然而,在一次策划中,当权者独孤愐想要按照惯例处理这次旱灾问题,而我却不同意这一做法。我认为,如果能将这些事情告诉皇上,不也是一件好的事情吗?最终,这样的提议得到采纳,并且我因而获颁高奖。当时人们常常称赞说:“鲍防知人”,他的判断力让世人敬佩无比。他还是一位擅长诗歌创作的人,用严谨风格表达自己的感受,批评社会上的种种弊端,是当时诗歌界的一个重要影响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