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鲍防在社会的传播与实践
我,鲍防(722-790),是唐朝的一位诗人。我的字是子慎,我出生在襄阳(现在的湖北襄樊)。天宝十二年,我考进士得了第一名,被授予太子正字的职位。大历初年,我担任浙东节度使薛兼训的从事官,后来升至尚书郎。在五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在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和礼部侍郎等职位工作,最终因病辞去了工部尚书的职务。在我在浙东的时候,我成为越州诗坛盟主,与严维等人联唱创作了一本名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的诗集,我们还与谢良辅共同创作,这样的作品被人们称为“鲍谢”。
我,鲍防,是一个字子慎的人物。我是在杨儇登基后的天宝十二年通过进士考试的,从襄阳这个地方来的。我很擅长写文章,对学问有着深厚的兴趣。我曾经担任过太原尹和河东节度使,在那个时期,我的治理能力受到了人们的赞扬,不仅比龚、黄更好,而且甚至被封入图形于殿堂之上。此外,还曾经担任过福建和江西观察使。当有一次国家发生动乱的时候,我跟随皇帝到奉天避难,并被授予礼部侍郎一职,同时也获得了东海公的封号。之后又升迁为御史大夫。
贞元元年,当时因为旱灾而引起了一些问题,有个人叫穆质提出了建议,但是权臣独孤愐却想对他进行惩罚。而我,就在那时候说:“让皇上听到一些未曾听闻的事情,也许就不错。”这句话虽然有些冒犯,但最终还是让我得到了表彰,并且置穆质于高位,让他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当时,因为旱灾的问题,一些人都感到忧虑,而我则以自己的智慧提出解决办法。
最后,我被授予工部尚书一职,在那里结束了我的仕途生涯。作为一名诗人的身份,对于文学有着极高要求,以优雅自然的情感表达出来,用严谨准确的话语描绘出世间万象。这是我所追求的一种艺术风格,与谢良辅一起,我们成为朋友和同行,有时也会互相称呼对方为“鲍”、“谢”,如同他们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目前,有关我的作品已经流传开来,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