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中国山水画之巅峰
黄公望,元代杰出的书法家、诗词人和山水画师,他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名陆坚,后改姓黄,并因一件趣事而得名。据说,在他出生时,一位朋友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长寿之意),此言中含有对孩子未来可期的好运与健康祝愿。从此,陆坚便改姓为黄,以“公望”作为名字,“子久”作为字号。
关于他的姓名与字号,有着不少故事传说。一种说法是,当年他父亲得子后,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长寿之意),因此取名为“公望”,字“子久”。江苏常熟人士称赞其风格独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在《山居图》中,即使落款自题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但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其墓位于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
曾任小吏,因案入狱,被迫隐居江湖后,又加入了全真派。他精通书法、诗词和散曲,对这些领域都有所建树。直到50岁左右,他才开始专注于绘画。他师承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等古代著名画家的技巧,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注重造化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他常携带纸笔随处游历,如虞山、三泖、三峰以及富春江等地,将周围景色以草籀笔法记录下来,使其作品既有水墨也有一丝浅绛之色,简远逸迈,与世无争,而气势又高旷雄秀,为中国山水画留下了浓厚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