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宋代社会特征总结
明成祖朱棣:朱棣,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后,他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在位时,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并收复安南、设奴儿干都司和哈密卫等宣慰司,加强边防维护中国版图完整;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在他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很大提升,被称为永乐盛世。
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被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其上庙号也被改为成祖,与明太祖合称“明朝二祖”。
与此同时,他的皇后——仁孝徐皇后,是濠州人,她能文能武,对书籍有研究。她于洪武九年被册封为燕王妃,在建文四年被册立为皇后,最终在永乐五年去世。她的事迹中最著名的是她在危急之际披甲救援丈夫,因此得以挽救北平,这段历史记载着她作为一代女杰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