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兰玉的朝阳沟一段传奇的豫剧武旦演绎
车兰玉:豫剧武旦演员的传奇生涯
在豫剧历史上,车兰玉是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字,她不仅以自己的才华和坚持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为后来的演员们树立了榜样。她的故事,就像是朝阳沟里流淌着的一段传奇。
车兰玉出生于1928年,在河南省郑州市长大。她11岁时就开始接触豫剧,加入太乙班学习艺术。在师承周海水、贾锁这两位豫剧大家之后,她成为了豫剧界的一个重要人物。四十年代初期,她在洛阳、西安、铜川以及卢氏及河北省肥乡 象棋团搭班演戏,这些经历让她在业内外都有了良好的口碑。
1954年,车兰玉到达宜阳县 象棋团。这一年的时间里,她从最初的武旦角色转变到了青衣和须生的角色。与丈夫徐鹏云一起,他们共同表演了一系列著名的戏曲,如《王佐断臂》、《十五贯》等。
她的代表作包括《大战十一国》(饰钟离春)、《黄鹤楼》(饰周瑜)、《破天门》(饰穆桂英)、《樊梨花征酉》(饰樊梨花)、《桃花庵》(饰窦氏)以及 《孙安动本》(饰孙安)等。这些建立了她在豫剧界的地位,并使她成为一代人的典范。
而“豫剧十八兰”这个词汇,是对那些影响深远的女性艺人的一种致敬。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期,当时有一个名为“太乙班”的学艺机构,由“须生泰斗”周海水创办。在这里,有三十多名学员,其中大部分是女孩,以“兰”字排名。而这些被称作“十八兰”的女子,不论是在哪里表演,都能获得观众热烈欢迎。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名字逐渐响起,并且每个人的故事都独特而精彩。一方面,那些早已离开舞台的人物也许已经不再有人记忆,但另一方面,却又有一群新的艺人们正不断地追寻着他们曾经走过的小路,一步步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而车兰玉,就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星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