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历史记载中的许衡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1209年诞生1281年离世其光芒在历史长河中闪耀不息
许衡,金末元初的学术巨擘与教育先驱,生于1209年5月8日,在新郑县城西阳缓里(今辛店镇许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他的祖籍是河内县沁北村(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北鲁村),由于战乱,他的父母才将他带到了新郑。许衡出生入世,从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学问天赋。他在七岁时就开始了学习之旅,并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追根究底,以至于老师不得不辞职,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无法满足这个少年好奇心和求知欲。
尽管家庭贫寒,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书籍,但许衡并没有放弃学习,他常常涉险百里借书抄书。一次偶然间看到一本解释《书经》的书,他便亲手抄下并深入研究。此外,他还逃难到徂徕山期间得到了王弼注释的《易经》。
即使是在蒙古兵临城下的困苦年代,许衡依然坚持每日阅读夜以继日思考。他曾多次迁移居住地,如往返于鲁、魏之间,在柳城得到程颐、程颢及朱熹著作的大量资料,从中获益匪浅。在苏门山时,与姚枢及窦默讨论学问,涉猎广泛,从经传到子史,再到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等诸多领域。
许衡深刻理解纲常伦理国家不可一日废,每个人都应当履行自己的责任。他不仅在言谈上如此表达,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这一信念。在大名府讲学期间,由于恭谨执教,被尊称为“鲁斋先生”。元宪宗四年(1254年),忽必烈受封秦中后,将他召为京兆提学,让他负责郡县学校建设。当忽必烈南征时,许衡返回怀庆,而京兆地区的一众学者却难以挽留,只得送至临潼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