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豪杰石作蜀甘肃名人传记
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以其杰出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被尊称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出生于甘谷县大像山镇十里铺村石家台子的他,从小就怀抱着向往圣贤的梦想。在听闻孔子在鲁国设馆授徒后,他毅然远离家乡,踏上了东游之路,最终成为孔门的一员。他勤奋学习,不仅精通六艺,还深入研究诗书,以至于他的知识渊博无比。
学成之后,石作蜀并没有选择追求功名富贵,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将所学的儒家思想传播给了周围的人们。他不仅教化了三陇一带,还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使得那里的文风、教化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他被后世尊为“石夫子”,并且在唐朝时赠予郈邑伯(或称石邑伯)的封号。
宋朝时期,他又被封为成纪侯,并在嘉靖年间因其先贤之德而知爵。直到今天,他仍然以先贤之姿被人们敬仰。在他的旧址碑上立有纪念碑,并且在县文化广场前竖立了一座汉白玉雕像,这些都是对他杰出事迹和崇高品质的一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