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名人探秘伯邑考的奇遇春秋之交战国初期
伯邑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武王姬发同母兄,乃是周朝开国之君的嫡长子,与武王相比,仅以年长为差。伯邑考,其母亲太姒,是夏禹后裔,有莘氏部落之女,为周文王的正妻,以其勤劳持家、恪守妇道而被尊称为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育有十子,其中包括了继承大业的伯邑考,以及未来的霸主武王。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当时尚未成为统治者,只是在十三岁生下长子伯邑考,十五岁又添了一位继承人——次子武王。这一对兄弟自幼便深受母亲教诲,从不做出荒唐离谱的事。在十个兄弟中,只有德重才高的二哥武王和三哥公旦,是辅佐父皇的大功臣,因此最终是他们两人的力量成就了周朝的辉煌。
然而,在历史进程中,尽管所有兄弟都受到过良好教育,但只有这两个兄台能够真正地站在父亲身边助力,最终决定了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当时期商纣王囚禁了周文 王,而在此期间,作为人质留在商朝的人选便是伯邑考,他不得不担任驾车侍卫。悲剧发生了,当商纣王将他烹杀并用来制作肉羹赐给痛苦中的父亲,而这个行为本应触动着一个圣人的心灵,却似乎没有触及到他的意识。最后,这场悲剧仍然发生了,而商纣 王甚至评价说:“谁能说西伯侯(指 周文 王)是个圣人?吃下自己儿子的肉羹,还能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