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提及李盛藻与裘盛戎的辉煌成就
名家传记:京剧巨匠李盛藻(1912-1990),原名李凤池,字翰如。出生于北京,家世安徽祁门人。其父李寿峰精通老生戏路。自幼聪颖好学,8岁便入富连成科班,从萧长华、蔡荣桂、雷喜福、王喜秀、王连平等大师学习技艺,并私下向高庆奎学习高派老生戏法,以及深研马连良的艺术风范。在出师后,他留在科班继续演绎,更带领部分同窗赴上海表演,最终声名鹊起。他曾自立文杏社,在北京、天津和上海举办了一系列演出。
此人嗓音雄浑,身段优雅,是京剧中的佼佼者。他擅长诸多剧目,如《四郎探母》、《借东风》、《浔阳楼》、《铁莲花》、《一捧雪》、《黑驴告状》、《四进士》、《火牛阵》、《刘关张》及《斩黄袍》,以及《哭秦廷》,以及辉煌的《辕门斩子》,都是他精心磨练出的杰作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加入了北京新兴剧团,与其他艺术家共同创造了彩头戏如《姜子牙与哪吒》(与黄伯虎合作)、《黄飞虎与纣王》(邢慧敏合作)和《广成子错收殷郊》(赵国英合作)。接着加盟首都实验京剧团,与李万春合作,又曾排演了许多经典之作,如《廉吏风》(汤玉麟合作)。
随后,他加入中国京剧院,为观众带来了一些令人难忘的经典作品,比如1956年的移植版《十五贯》,以及重新排台的版本——包括改编版的 《打督邮》(陈少川主唱)及 《借赵云》(曹志强主唱)。1960年,他转任北京市戏曲学校教授,同时在中国戏曲学院兼职授课,有机会指导不少有才华的小伙伴,如赵世璞和杜镇杰等人。
至于他的代表性角色,则以独特而优美的声音配上动人的表演,使得他的作品成为永恒的宝贵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部被誉为“现代京剧里最完美的一幕”的——‘黄鹤楼’。